- 1.集合与逻辑
-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 3.集合的基本运算
- 4.命题及其关系
- 5.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 6.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 7.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 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
- 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 2.定义域与值域
- 4.反函数
- 5.奇偶性与周期性
- 6.二次函数
- 7.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 8.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 9.对数与对数运算
- 10.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 11.幂函数
- 12.绝对值函数与分段函数及其他函数
- 13.函数与方程
- 14.函数的应用问题
- 15.函数的图像
- 3.数列
- 1.数列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 2.等差数列及其性质
- 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 4.等比数列及其性质
- 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 6.数列的求和
- 7.数列的通项
- 8.数学归纳法
- 9.极限(含函数的极限)
- 4.三角函数
- 1.任意角和弧度制
- 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 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 4.和角公式与倍(半)角公式
- 5.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
- 6.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 7.函数y=Asin([email protected])+B
- 8.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 9.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 5.平面向量
- 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概念
- 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 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坐标表示
- 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夹角、模)
- 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 6.不等式
- 1.不等式关系与不等式
- 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的解法
- 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
- 4.基本不等式
- 5.不等式的证明
- 6.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 7.空间几何体
- 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 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 4.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 5.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 6.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 7.空间直角坐标系
- 8.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 9.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 10.空间角与距离
- 8.算法初步与框图
- 1.算法与程序框图
- 2.基本算法语句
- 3.算法案例
- 4.流程图
- 5.结构图
- 9.直线与圆
- 1.直线的倾斜角、斜率与方程
- 2.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 3.圆的方程
- 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 10.圆锥曲线与方程
- 1.椭圆
- 2.双曲线
- 3.抛物线
- 4.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 5.曲线与方程
- 11.导数及其应用
- 1.变化率与导数
- 2.导数的计算
- 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 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 5.定积分的概念
- 6.微积分的基本定理
- 7.定积分的简单应用
- 12.计数原理
- 1.两个计数原理
- 2.排列与组合
- 3.二项式定理
- 13.概率
- 1.随机事件的概率
- 2.古典概型
- 3.几何概型
- 4.互斥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
- 5.概率的应用
- 6.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 7.独立性
- 8.二项分布及其他分布
- 9.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 10.正态分布
- 14.统计
- 1.随机抽样
- 2.用样本估计总体
- 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 4.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 5.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运用
- 15.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 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 2.复数的几何意义
- 3.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 16.选考内容
- 1.几何证明选讲
- 2.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 3.不等式选讲
- 4.矩阵与变换
- 17.推理与证明
- 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 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 18.数学思想方法
- 1.函数与方程思想
- 2.数形结合的思想
- 3.分类与整合思想
- 4.化归与转化思想
- 5.特殊与一般思想
- 6.或然与必然思想
- 7.有限与无限思想
- 8.同余定理
- 9.整数的整除
- 10.高斯函数
- 2019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第2部分 思想方法精析 第3讲 分类与整合思想
- 大小:656.50KB
- 格式:ppt
- 学币:5
- 第二部分 思想方法精析 第三讲 分类与整合思想 1 核心知识整合 2 命题热点突破 核心知识整合 一、分类与整合思想的含义 分类与整合思想就是当问题所给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需要把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得出结论,最后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实质上,分类与整合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积零为整”的解题策略. 二、分类与整合的常见类型 有关分类与整合的数学问题需要运用
- 2019届新高一数学暑假预习知识梳理:第21章 数学思想方法
- 大小:502.00KB
- 格式:doc
- 学币:10
- 第21章 数学思想方法【知识衔接】————初中知识回顾————数学思想方法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解题规律的总结,是达到以点带面、触类旁通、摆脱题海的有效之路。因此我们应抓住临近中考的这段时间,去研究、归纳、熟悉那些常见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为夺得中考高分搭起灵感和智慧的平台。学优高考网初中数学中的主要数学思想有整体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咧?/li>
- 2018届高三理科数学(江苏专用)二轮复习热点突破、押题精练课件:三、分类与整合思想
- 大小:1.45MB
- 格式:ppt
- 学币:10
- 解 1 2 3 4 解答 是否存在m∈N*,使得f(m+15) =5f(m)成立?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 2 3 4 解 当m为奇数时,m+15为偶数,由f(m+15)=5f(m), 得3m+47=5m+25,解得m=11. 当m为偶数时,m+15为奇数,由f(m+15)=5f(m), 得m+20=15m+10,解得m= ?N*(舍去). 综上,存在唯一正整数m=
- 2018届高三理科数学(江苏专用)二轮复习热点突破、押题精练训练:三、分类与整合思想 Word版含解析
- 大小:68.00KB
- 格式:doc
- 学币:10
- 三、分类与整合思想 分类与整合思想是将一个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或分割)成若干个基础性问题,通过对基础性问题的解答来实现解决原问题的思想策略.对问题实行分类与整合,分类标准等于增加一个已知条件,实现了有效增设,将大问题(或综合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或基础性问题),优化解题思路,降低问题难度;分类研究后还要对讨论结果进行整合.典例1 已知数列{an}满足a1=1,a2=2,an=(an
- 备战2018届高三数学(理)考前预测精析精练 专题21 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命题猜想)Word版含解析
- 大小:927.50KB
- 格式:doc
- 学币:15
- 【考点定位】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近几年高考每年必考,一般体现在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解答题中,难度较大.【命题热点突破一】分类与整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的本质是“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用分类讨论的思维策略解数学问题的操作过程:明确讨论的对象和动机→确定分类的标准→逐类进行讨论→归纳综合结论→检验分类是否完备(即分类对象彼此交集为空集,并集为全集).做到“确定对象的全体,明确分类的标
- 备战2018届高三数学(理)考前预测精析精练 专题21 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仿真押题)Word版含解析
- 大小:1.21MB
- 格式:doc
- 学币:15
- 1.等比数列{an}中,a3=7,前3项之和S3=21,则公比q的值是( )A.1 B.-C.1或- D.-1或【解析】当公比q=1时,a1=a2=a3=7,S3=3a1=21,符合要求.当q≠1时,a1q2=7,=21,解之得,q=-或q=1(舍去).综上可知,q=1或-.【答案】C2.函数f(x)=2x+x3-2在区间(0,1)内的零点个数是( )
- 备战2018届高三数学(文)考前预测精析精练 专题20 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命题猜想)Word版含解析
- 大小:280.00KB
- 格式:doc
- 学币:15
- 【考点定位】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近几年高考每年必考,一般体现在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解答题中,难度较大.【热点突破】分类讨论思想的本质是“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用分类讨论的思维策略解数学问题的操作过程:明确讨论的对象和动机→确定分类的标准→逐类进行讨论→归纳综合结论→检验分类是否完备(即分类对象彼此交集为空集,并集为全集).做到“确定对象的全体,明确分类的标准,分类不重复、不遗漏”的
- 备战2018届高三数学(文)考前预测精析精练 专题20 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仿真押题)Word版含解析
- 大小:285.50KB
- 格式:doc
- 学币:15
- 1.等比数列{an}中,a3=7,前3项之和S3=21,则公比q的值是( )A.1 B.-C.1或- D.-1或解析 当公比q=1时,a1=a2=a3=7,S3=3a1=21,符合要求.当q≠1时,a1q2=7,=21,解之得,q=-或q=1(舍去).综上可知,q=1或-.答案 C.函数f(x)=2x+x3-2在区间(0,1)内的零点个数是( )A.0
- 备战2018届高考数学(理)人教版二轮热点复习 专题24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案) Word版含解析
- 大小:2.04MB
- 格式:doc
- 学币:15
- 函数与方程思想在高考中也是必考内容,特别是在函数、解析几何、三角函数等处都可能考到,几乎大多数年份高考中大题都会涉及到.因此认真体会函数与方程思想是成功高考的关键.在高考题中,数形结合的题目出现在高中数学知识的方方面面上,把图象作为工具、载体,以此寻求解题思路或制定解题方案,真正体现数形结合的简捷、灵活特点的多是填空小题。因为对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的抽象和
- 备战2018届高考数学(文)人教版二轮热点复习 专题22 数学思想方法(讲学案) Word版含解析
- 大小:596.50KB
- 格式:doc
- 学币:10
- 函数与方程思想在高考中也是必考内容,特别是在函数、解析几何、三角函数等处都可能考到,几乎大多数年份高考中大题都会涉及到.因此认真体会函数与方程思想是成功高考的关键.在高考题中,数形结合的题目出现在高中数学知识的方方面面上,把图象作为工具、载体,以此寻求解题思路或制定解题方案,真正体现数形结合的简捷、灵活特点的多是填空小题。因为对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的抽象和概
- 2018届高三理科数学二轮复习数学思想领航课件: 三、分类与整合思想
- 大小:3.72MB
- 格式:ppt
- 学币:10
- 2018届高三理科数学二轮复习数学思想领航学案: 三、分类与整合思想
- 大小:77.00KB
- 格式:doc
- 学币:10
- 三、分类与整合思想 分类与整合思想是将一个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或分割)成若干个基础性问题,通过对基础性问题的解答来实现解决原问题的思想策略.对问题实行分类与整合,分类标准等于增加一个已知条件,实现了有效增设,将大问题(或综合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或基础性问题),优化解题思路,降低问题难度;分类研究后还要对讨论结果进行整合.方法一 公式、定理分类整合法模型解法公式、定理分类整
- 2018年高考数学(文)二轮复习热点分类突破、真题押题精练讲义:数学思想领航 三、分类与整合思想 Word版含答案
- 大小:106.00KB
- 格式:doc
- 学币:3
- 易发真钱斗地主 www.m2y7.com.cn三、分类与整合思想 分类与整合思想是将一个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或分割)成若干个基础性问题,通过对基础性问题的解答来实现解决原问题的思想策略.对问题实行分类与整合,分类标准等于增加一个已知条件,实现了有效增设,将大问题(或综合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或基础性问题),优化解题思路,降低问题难度;分类研究后还要对讨论结果进行整合.方法一 公式、定理分类整合法
- 2017高考数学(理)(新课标版)考前冲刺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数学思想方法 第3讲 高考客观题的解法
- 大小:2.54MB
- 格式:ppt
- 学币:10
- a>b>c D D D C B B 课时作业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栏目导引 技法指导 课时作业 题型概述 第1部分 数学思想方法 第3讲 高考客观题的解法 第1部分 数学思想方法 C B A B C C 4 D 2 D A 栏目导引 技法指导 课时作业 题型概述 第1部分 数学思想方法
- 2017高考数学(理)(新课标版)考前冲刺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数学思想方法 第2讲 分类讨论、转化与化归思想
- 大小:1.41MB
- 格式:ppt
- 学币:10
- 栏目导引 课时作业 第1部分 数学思想方法 第2讲 分类讨论、转化与化归思想 一 分类讨论思想 第1部分 数学思想方法 分类讨论的原则 分类讨论的常见类型 (1)不重不漏 (2)标准要统一,层次要分明 (3)能不分类的要尽量避免,决不无原则地讨论 (1)由数学概念而引起的分类讨论 (2)由数学运算要求而引起的分类讨论 (3)由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而引起的分类讨论 (4)由图形的不确定性而引起
- 2017高考数学(理)(新课标版)考前冲刺复习讲义:第一部分 数学思想方法 第3讲 高考客观题的解法
- 大小:649.00KB
- 格式:doc
- 学币:10
- 第3讲 高考客观题的解法1.在“限时”的高而要做到“快”必然要追求“巧”巧”即“不择手段、多快好省”.由于数学选择题是四选一的形式因而在解答时应突出一个“选”字要充分利用题干和选项两方面提供的信息尽量减少书写解题过程依据题目的具体特点灵活、巧妙、快速地选择解法以便快速解答.一般来说能定性判断的就不再使用复杂的定量计算;能使用特殊值判断的就不必采用常规解法;能使用间接法的就不必采用直接法;对于明
- 2017高考数学(理)(新课标版)考前冲刺复习讲义:第一部分 数学思想方法 第2讲 分类讨论、转化与化归思想
- 大小:210.00KB
- 格式:doc
- 学币:10
- 第2讲 分类讨论、转化与化归思想一 分类讨论思想 (1)不重不漏 (2)标准要统一层次要分明 (3)能不分类的要尽量避免决不无原则的讨论,(1)由数学概念而引起的分类讨论 (2)由数学运算要求而引起的分类讨论 (3)由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而引起的分类讨论 (4)由图形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分类讨论(5)由参数的变化而引起的分类讨论分类讨论的思想是将一个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基础性问题通
- 2017高考数学(理)(新课标版)考前冲刺复习练习:第一部分 数学思想方法 第3讲 高考客观题的解法 课时作业
- 大小:288.50KB
- 格式:doc
- 学币:10
- 课时作业[A组]1.(2016·张掖第一次诊断考试)设集合A={x|x2-x-2≤0},B={x|x<1,且x∈Z},则A∩B=( )A.{-1} B.{0}C.{-1,0} D.{0,1}C [解析] 依题意得A={x|(x+1)(x-2)≤0}={x|-1≤x≤2},因此A∩B={x|-1≤x<1,x∈Z}={-1,0},选C.2.若a,b,c∈R,